《道德经》第41章原文:
原文: 上士闻道,勤而行之;中士闻道,若存若亡;下士闻道,大笑之。不笑不足以为道。故建言有之:明道若昧,进道若退,夷道若类,上德若谷,广德若不足,建德若偷,质真若渝。大方无隅,大器晚成,大音希声,大象无形。道隐无名。夫唯道善贷且成。
译文: 上士听到道后,努力实践;中士听到道后,心中存疑;下士听到道后,反而嘲笑。没有人嘲笑道,就不足以称其为“道”。
因此,古人有言:明亮的道似乎昏暗,前进的道似乎后退,平坦的道常常是曲折的;崇高的德行如同深谷,广阔的德行似乎不够;刚健的德行仿佛懒散,纯真无邪的品德却像是污浊不清。
至高无上的事物,反而没有棱角;伟大的成就常常是最后才显现;最宏大的声音往往无法听见,最伟大的形象也无法见到。道隐藏无名,它爱护并滋养万物。
感悟: 曾经在电视广告中看到“大道无形,大音希声”的宣传语,虽能感受到这句话的精妙,但直到读到《道德经》,才真正理解了其中的深意。
大道无形无相,往往不容易被看见,但它又无处不在。
例如,宇宙的运行规律无时无刻不在进行,但我们却无法看到。四季的更替也是如此,而“腹有诗书气自华”则是另一种体现。
优美的音乐往往不需要过多的修饰,弹奏一首经典的曲子,不需要歌声,光是听到旋律便能引发共鸣。这便是音乐艺术的魅力所在。
这一章中,老子讲述了智慧的本质:拥有大智慧的人能理解并践行道;中等智慧的人听了道半信半疑;而缺乏智慧的人则会嘲笑道。
老子认为,若道没有被人嘲笑,它便无法成为“道”。
因此,古人说,道看似暗淡,却有着不为人见的力量;看似后退的道,其实是向前的引领;平坦的道常是曲折的,但它最终能带来成就。
就像许多初创公司在经历了艰难的时光后,最终克服困境、取得辉煌成果——例如马云的创业故事。
最高的智慧如同一座宽广的峡谷,包容万象。允许他人嘲笑与质疑,在红尘纷扰中以事修炼心性,提升个人的修养与格局,最终达到与万物共荣的境地。通过运用道的法则,我们可以不求名利,却能无往不胜。
暂无评论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