会员开通公告
最新开通会员

30岁才开窍:单干才是普通人唯一的出路

01、上周和前同事吃火锅,他掏出手机给我看工资条:”工作十年月薪还没破万,现在公司要搞末位淘汰,我这岁数被辞了还能去哪?”蒸腾的雾气里,他的眼镜片上一片迷茫。

《穷查理宝典》里说:“如果你只是依赖工资生活,你永远不会真正富有。

就像我表弟小赵,白天在公司写代码,晚上在得物上靠倒腾球鞋。

去年公司项目重组,他被裁员后,反而松了一口气,终于不用再看领导的脸色做事。

他把所有时间,都投入到自己的副业上,靠着品牌推广和课程培训,月入五万多。

上个月他告诉我:”以前总以为单干风险大,现在算明白了,打工才是把命脉交给别人的高风险游戏。

给别人的梦想打工,你再努力也积累不了自己的管道收益,随时都要被替代,收益归零的局面。在集体中找安全感,终将成为集体的祭品。

2、单干没想象的那么高大上。

很多职场朋友,都有个误区:单干必须要天赋异禀,必须要有巨额启动资金。

如果你能接触几个潮汕的老板,就能明白什么叫“狼性文化”,他们把创业的基因都刻进了骨子里。

我玩知乎平台的时候,就认识了一个潮汕的朋友,他的写作天赋虽然不高,但是执行力是真的猛。

图片[1]-不靠天赋、不需巨额启动资金,普通人也能开启单干之路!

大家惊叹他的产出能力,问及写作技巧,他笑了笑说,“有个毛的技巧,想到啥写啥,拉屎的时间也不要放过创作。”

话虽然糙了点,但言简意赅。

这一招打法,让他短短几个月就涨了十几万粉丝,靠接商单,发软文赚到好几万。

3、普通人如何开启单干之路。

《精益创业》里有句话:“过早规模化是创业失败的最大原因之一。创业公司应该在验证商业模式后再进行大规模扩张。”

很多时候,赚不到钱,不是人的能力不够,也不是没有机会,而是因为过于谨慎,总喜欢等万事俱备再出发。

但真正的答案,永远只会在路上。

有个95后小伙子,去年用2000元启动资金倒卖绝版教材,三个月跑通选品-采购-上架-物流全流程,现在团队五人,年利润超60万。

他的成功公式很简单:发现某高校指定教材在闲鱼均价15元,在孔网能卖45元;计算运费成本后,每本净赚18元。

他第一批买了100本试水,用Excel记录每本书的周转天数,发现艺术类教材周转最快,从此专注该品类。

现在他的每天必做三件事:记录各平台比价数据、优化商品描述关键词、收集买家需求

两年积累的6万条数据,让他们能精准预测哪些绝版书会在考试季涨价。

听说,前段时间他们团队又与5家出版社合作定制教辅,把周转率从30天压缩到17天。

《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》里说:“主动积极的人把精力放在影响圈,被动的人盯着关注圈焦虑。”

老周听完这些案例,把火锅里的最后一片五花肉捞起来:”明天我就去调研同行的需求痛点,先从卖铲子开始做起”,热气散去时,他的眼镜终于不再起雾。

------本页内容已结束,喜欢请分享------
🎁 点此加入本站VIP, 全站资源免费下载!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249 分享
评论 抢沙发

请登录后发表评论

    暂无评论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