会员开通公告
最新开通会员

真正的高手看起来“呆若木鸡”

“呆若木鸡”这个成语出自《庄子·达生》。其典故如下:

春秋时期,周宣王非常喜欢斗鸡,但发现没有一只鸡能常胜不败。于是,他请来齐国的驯鸡高手纪渻子,希望他能训练出一只无敌的斗鸡。

纪渻子选了一只鸡开始训练,并告诉宣王不要打扰。

十天后,宣王迫不及待地询问鸡是否训练好了,纪渻子说:还不行,这只鸡还很骄傲,恃气未消。

又过了十天,宣王再次询问,纪渻子回答:还不行,它对别的鸡的啼叫和接近仍有反应。

又过了十天,宣王又问,纪渻子说:还不行,它仍然气势汹汹地怒视对手。

又过了十天,纪渻子主动告诉宣王:差不多了,现在这只鸡即使听到别的鸡叫,也毫无反应,看上去就像木头鸡一样。

它的精神已经完全凝聚在内,别的鸡看到它都会转身逃跑,这只鸡已经无敌了。

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:真正的强大不是外在的张扬,而是内在的沉稳。外表看起来很厉害的样子,往往不怎么样,真正厉害的人,看起来“呆若木鸡”。

生活中,我们经常看到有些人能言善辩、巧舌如簧,给人的感觉聪明伶俐、机智过人。

实际上,这样的人也确实聪明,但大多都是小聪明,不是大智慧。

小聪明的人大多都有这样的毛病,那就是爱耍小聪明、爱表现自己。我这么聪明,不表现出来谁知道!不让我表现,就如让我穿着新衣服在夜里行走,谁能看得见!一瓶不满半瓶晃荡,说得就是这样的人。

小聪明的人还有个特点,那就是做事情喜欢走捷径,不愿意下苦功夫,因为他觉得自己聪明,看不上那些“笨人”的做事方法。

而一个人要成就点什么,不能只靠小聪明,有时候是需要下点苦功夫用点“笨办法”的,那些该走的路一步都不能少。

所以,小聪明的人很难学到真正的本领。

举个例子,《射雕英雄传》中的郭靖,看上去有些愚笨,学什么东西也比别人慢,别人一两次就能学会的,他需要反复练习好多次才行。

可他心无旁骛,踏踏实实练功学艺,最后学成了降龙十八掌,成为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英雄。

东汉末年的杨修确实聪明,他每次都能猜透曹操的心思,什么“人一口、门太阔”,经常在曹操面前耍他的小聪明

然而,他聪明反被聪明误,有一次曹操攻打汉中,他竟然在曹操的军事行动中猜曹操的心思,而且还谎报军情,扰乱军心,最后被曹操杀了,确实死得不冤。

事实上,那些真正厉害的人,是你表面上看不出来的,他们往往不那么显眼,不那么引人注目,不那么爱出风头,甚至给人的感觉有点呆傻,其实这样的人才是“大智若愚”的表现,就像是北大的韦神。

俗话说:会叫的狗不咬人,咬人的狗不会叫。

那些真正的高手都是哑巴牵驴——“闷逮”!

------本页内容已结束,喜欢请分享------
🎁 点此加入本站VIP, 全站资源免费下载!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5 分享
评论 抢沙发

请登录后发表评论

    暂无评论内容